我的故事 ~ 26. 锲而不舍,终能成功

No comments yet

flag.aust-china-afp-420“别着急,慢慢来,因为年轻,前面肯定还有很多机会。只要不停尝试,抓住机会,总有一次会成功。”

小伙子90后,高中毕业就来到珀斯,5年时间,经历了上学,打工,换学校、换专业,同时也以自己体验与思考,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新一代年轻中国人的活力与思考,他很适应这里的生活,或许准确的说,并不是他融入了澳洲的生活,而是澳洲融入了他的生命和经验。

我是1991年出生的,在国内被称为90后,老家是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在国内我一直读到高中,高考前拼命的样子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候基本上每天三点睡觉,五点就得起床,家里所有人都围着高考这件事打转,很辛苦,压力很大。当然经过这么一遭,后来的辛苦也就轻易扛过去了。家里亲戚有不少是公务员,所以父母也一直希望我能从政,于是高考就报考了政法学院,但高考结果出来后发现分数差了几分,虽然在当时也有机会找关系花钱能上,不过父母算了一下,花的钱都足够出国留学的花费了。就这样,在高考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卡,我被这一系列偶然的事情推向了一个陌生的国度。

其实回头想想,这种偶然似乎包含着冥冥中的暗示,我从小到大英语都学得很好,那时候还有人跟我开玩笑说:“一身长毛就是出国的命”,小时候我妈帮我算命也说我这年该出国,没想到玩笑变成了现实,2009年,真出国了。

选择来澳洲也有一系列阴差阳错,最开始我爸想让我去欧洲,因为高中学的文科,所以打算送我去欧洲学经济学或者考古,但08年真的开始做决定的时候却发现当时欧洲经济很不景气,而澳大利亚发展得不错,于是就打算送我来澳洲,但送出去的签证材料等了将近一个半月还没消息,当时很担心是被拒签了。这条路眼看着走不通了,我就去找中介,中介给出的建议是去俄罗斯,到普京的母校莫斯科的一所学院学石油,在无奈之时又开始准备去俄罗斯的材料。正在这时,澳洲的签证下来了,就这样,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波折之后,终于尘埃落定,在2009年5月3号,来到了珀斯。

然而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先是在泰勒读预科,准备到西澳大学学工程,但好像上次高考的倒霉劲还没过去,考完之后就差一分,没办法,就去了科廷,但心里很不甘心。不过因为科廷有一年的冻结期,就在科廷呆了一年,又通过了西澳大学的考试,这才成功转入西澳大学读大二。专业的选择也是屡经波折,在科廷头半年读采矿,第二学期却没有开,不得不选择了机械工程,转到西澳大学,读的是机械方面的机艺,但不管如何,结果还是很圆满的。

在西澳的生活虽然也有小小的波折,但更多的时候充实而顺利,也不乏惊喜。记得刚到澳洲的时候,因为人生地不熟还不免心中惴惴不安,来之前在国内的时候就定了HOMESTAY,也就是到澳洲家庭寄宿。到了之后却得知还没安排好,就又贸然的找到曾经网上联系过的南京过来的哥哥,在他家住了一个星期,后来就顺利搬到了HOMESTAY。这是个澳洲家庭,房东是两个老人,已经年过六旬,去了以后一交谈才知道,我和男房东年龄差了四十岁,生日竟然是同一天,就觉得特别有缘,房东也一直说我是耶稣送给他的礼物,把我当儿子养。现在还记得他们做的第一顿饭,做的是牛排,他们怕我吃不下,特别给我做得很熟。他们真的是了解过我的饮食习惯和他们有很大差异。虽然来之前也听说过歧视什么的,但房东和他们的女儿真的对我如家人一般,在珀斯这边碰到的澳洲人也都挺好,至少我还没碰到过不靠谱的澳洲人,大家也都很友善。

HOMESTAY住了大概有一年时间,这一年我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生活,却收获了亲情与友情,同时也让我慢慢习惯了和澳洲人打交道,毕竟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中,后来我才体会到这样的经历真的非常重要。而反观身边有些国内来的同学就是因为缺乏这样的经历,所以到这里很不适应,越来越孤独,然后就整天闷在家里打游戏,结果恶性循环,自闭而且有交际障碍。白白浪费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真是得不偿失。

学习之余,我也开始尝试着打工赚钱,这在国内是没有经历过的。第一份工作是房东介绍的公园绿化,帮着种草,工资很高,不过做了一个星期就不做了。后来朋友介绍到一个印度人开的咖喱店打工,每天要坐一个小时的车,开始是在店里做汉堡,不过动手做食物的经验实在有限,就只好从最简单的炸薯条开始,从一开始跟着学到慢慢熟练,然后再转到复杂一点的工作,就这样,一年时间,店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做得很熟练了,就有机会到前台收银,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也练得越来越好。这份工作做得很不容易,那时候还在科廷上学,有时候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赶一个多小时的车上七点的班,下班时间还挺晚,有时晚上十一点才下班,很辛苦,但当时工作也不太好找,咬咬牙也就这样挺过来了。这样的半工半读的经历在国内是没有的,在父母身边的时候也没有做过菜,但到澳洲后反而学会了。这些年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这些工作的经验对于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赚钱,更重要的是一方面我从中学会了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学会各种人情世故,更在和他人的交往中认识自己;另一方面,用自己辛苦的劳动换来的收入,更使我学会珍惜,有时候学习和工作辛苦交集的时候,真不愿意去上课,但算算账,一节课学费一百四十澳元,超市打工一小时才二十块钱,旷一节课七个小时就白辛苦了,在国内的时候花的是父母的钱,所以并没有对劳动的付出有多深的认识,现在,不用别人教,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刻苦铭心地明白了。回头想想,如果在国内读大学的话,可能还在象牙塔里“为赋新词强说愁”吧。这也算是来澳洲的收获之一。

而另外一个收获则是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说实话,这并不容易,对于外在的所失所得并没有特别的看重,比如在打工的时候,碰到有人使坏,仔细想想,又能怎样,他没得到什么我也没失去什么,欺负就欺负吧,于是笑笑没放在心上。说服别人已属不易,说服自己就更难了,其实最重要的核心还是如何给自己定位,明白自己所得所失是在内而不是在外,这样就会安然很多。也许和我从小到大爱看《易经》、《佛经》有关,这些年的经历也使我逐渐明白,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人际交往,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修行——最重要的是内在的收获和体验,一旦你明白这个核心,那么你经历得越多,见得越广,对于外在就越能淡然应对,你就越能把自己的心磨练得晶莹剔透,而因为内在已足够丰富,也就发现并不需要外在的信仰。

在珀斯住的时间长了,生活圈子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生着变化,刚来的时候为了学习的方便,住在学校边上。可能华人都有“学区”这样的认识,所以一般都在学校周围租住,再加上生活经历、价值、语言、见闻的相似,平时也多在一块组织各种活动,久而久之就抱成团了。尽管这样的交往很自在,但我已经逐渐开始淡出圈外。一个原因是有了车,出行方便很多,也不用非要一定租住学校边上,另外也想了想以后的发展和规划,还是想留在澳洲,那就需要多和当地人交流,多观察,多思考,特别在一些价值观方面,自己的确与他们有一些不同,就要留心平时别人怎么做,喜欢什么,观察什么,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慢慢调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慢慢变化,当然,也并不一定是他们全部的价值观念都认同,但至少我要了解其不同和多元性,我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价值和认识,或许我不一定会认可,但我至少了解并理解,这也就是一种“和而不同”吧。

尽管以后打算留在澳洲,并且自己也在改变和调整,但对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却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强烈。也许有一天国籍会变化,但是从出生时就被镌刻在身上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以及小时候爷爷他们老一辈身体力行、春风化雨的教诲却永无法抹灭,心底永远有一份深深地牵挂。有时候想想挺奇怪,在国内的时候,和朋友一块聊天,免不了在高谈阔论之余对国内各种社会现象大加抨击,好像不抨击显不出自己的理想高远;但是到了国外,呆的时间越长,有时候听见别人说中国的不好时,却忍不住针锋相对,逐一反驳。特别是在上中国学课时,曾经听到一些中国人自揭其短,恨不得把国内所有的不好抖落出来,我就忍不住反驳他们,出发点倒不是为了否认他们说的事,而是总觉得出来就代表着中国,你添油加醋地说中国的不好,本来一直都有中国威胁论,你这样一说,别人就凭借你的三言两语判定了中国,好了,不敢再去了解了,敬而远之。中国到底怎么样,总要亲身体验了才能发言,而这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几句话可能就赶走了中国的一个朋友,就在别人心中制造了疏远“中国人”的一道防线,对中国的形象没什么好处,还反过来孤立了自己。不仅是对于中国人的批评很敏感,对课堂上一些有意无意的导向我也会站出来反驳,在课堂上老师说中国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美国,有人说会,我就说不可能,老祖宗教我们“仁义礼智信”,主张和为贵,我们只有在反侵略时候主动出击,在我们唐朝最强大的时候都没有主动侵略,而后在明朝郑和期下西洋,海上实力当时非常强大,但却并没有变成殖民和暴力入侵的历史。美国三百年变成霸主,我们用几千年早已证明自己和睦相处的品性。虽然听上去挺激烈的,但仅仅只是发生在课堂的讨论中,其实这份心底对中国的认同和依恋发生的却是隐秘而绵长,虽然身在国外,但这些年打工比较多,钱挣得多了,就资助一些国内的学生,我和同学说,虽然帮不了祖国,我只有帮助一些学生让他们来完成我未尽的心愿。

今年春天本科就要毕业了,之前一直对父母说,澳洲这边的空气很好,生活也不错,可以过来玩玩,但他们在上海的工作也很忙,一直没有时间。我也说过自己打算留在这边,他们很不舍,特别是妈妈,还有家里的老人,大学这几年回中国时间加起来大概一个月左右,而眼见着爷爷越来越老,很不舍,但又很无奈。其实父母还是挺支持我的想法,我历来都有自己的主见,他们也我也很放心。现在就等着毕业典礼的时候他们会过来感受一下我过了四年的生活,希望他们会喜欢这里。现在就设想着以后等自己在这边立足下来,接父母到这里养老,这也许是我接下来这些年里最大的心愿了。想一想,08年的夏天,他们是多么担心,费尽心血,但我们都没放弃努力,最终,从暂时的失败中嫁接出的果实其味道却不失甘美,仔细衡量,这份得失之间的思量其意味不是更丰富吗?

在澳洲生活的这些年感受最深的,当然也是最终吸引我准备常驻的,还是这里多元文化的魅力,在这个文化大熔炉里,人们理解并尊重彼此文化的相异,并友好相处。这也使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份设想,大学毕业后准备马上转到硕士课程,专业转换一下,以后做做生意,有基础了在找机会做中外文化的交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想法可以很大,我暗自对自己说:别着急,慢慢来,因为自己毕竟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不停尝试,总有一次会成功;要有信心,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也只有自己无法逃避自己。我有空的时候还想四处看看,慢慢把生活转化成内在的体验,摸摸自己心口,最终的财富其实在这里,谁也无法夺去。

image_pdfimage_print
Bookmark and Share

Comments

Leave a Reply





What is 5 + 16 ?
Please leave these two fields as-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proceed, you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simple math (so we know that you are a human) :-)
  • About

    Rozenberg Quarterly aims to b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scientists, journalists, authors and artists, in order to offe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scholarly reflec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in a seemingly divided world. By offering this platform, the Quarterly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public debate because we bel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cceptance of diversity are vital conditions for universal progress. Read more...
  • Support

    Rozenberg Quarterly does not receive subsidies or grants of any kind, which is wh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in maintaining, expanding and keeping the site running is always welcome. You may donate any amount you wish and all donations go toward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this website.

    10 euro donation:

    20 euro donation:

    Or donate any amount you like:

    Or:
    ABN AMRO Bank
    Rozenberg Publishers
    IBAN NL65 ABNA 0566 4783 23
    BIC ABNANL2A
    reference: Rozenberg Quarterl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would like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About page or contact us: info@rozenbergquarterly.com
  • Like us on Facebook

  •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