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 序

No comments yet

chinaust1997年,澳大利亚首位驻华大使斯蒂芬•菲茨杰拉德出版了一本书,题为《澳大利亚是一个亚洲国家吗?》。这本书很有见解,对澳大利亚和中国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非常清醒,但是它的民粹主义,以及质疑性的标题构成了一种有意的挑衅。这本书讨论了“我们社会的历史与中国”(P16),并从自己国家的角度,认为中国对澳大利亚来说是“某种试金石”。根植于澳大利亚人自己的认同感,斯蒂芬将澳大利亚关于中国的知识,及其对中国的态度,作为其跟踪澳大利亚发展的方式。他显然认为,“亚洲对澳大利亚的挑战不是经济上的,也不是商业上的”,而是“知识上的,产生的问题都是政治和文化上的”(p4)。

这些评论值得我们记住:它们在今天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如果说菲茨杰拉德在书名里的疑问看起来没有1997年时那么惊人,原因就在于澳大利亚人已经很多次听到过这个问题,已经更多地意识到亚洲和中国,并且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邻近地区。这种变化很重要的原因是亚洲人(包括中国人和其他移民)范围的扩大。现在欧洲人访问澳大利p平时,常常会被无处不在的亚洲人面孔吓住——大街上、中小学里、大学里、亚洲商店和餐馆里,甚至澳大利亚的产业中都有亚洲人。这些人中,主要的群体是华人,尽管除了中国大陆,也不能忽视东南亚人的存在。

根据白色澳大利亚人标准,中国人迁移到澳大利亚的历史其实很悠久。一直有种观点认为,几百年前就有中国的探险家来到澳大利亚,虽然这些观点仍有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19世纪50年代,主要来自广东、福建的100,000多中国人迁移到了澳大利亚。他们为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政治动荡及自然灾害所逼,逃离中国,又被工作的希望(通常是做合同条件较差的工人)和黄金吸引到澳大利亚。他们很多人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和种族诽谤,很多人死去,很多人离开,但是在黄金热逐渐消失后,有些人在城镇建起了小型企业和蔬菜农场。1901年正值澳大利亚建国的时候,当时华人的人数比来自欧洲以外的其他任何群体都多。然而,新议会的第一个法律行动就是要颁布白澳政策,这样华人的的数量就从1901年的30,000人锐减到1947年的12,000人。而在华人人数历来都不多的澳大利亚西部,只剩下不到400人。

然而这一切在近年来全都改变了。据人口统计学家詹姆斯贾普报道,“…1986年和1991年之间生于中国的移民人口增加了一倍,到1996年又进一步增加了40%,达到111,000人。”(p219)现在这个过程仍在继续,又有很多中国人来到了澳大利亚来临时工作或学习。然而,这些统计数据只给了我们一个笼统的面貌,至于数字背后的生命,或出于主动选择或出于被迫接受,却很少被提及。每个客观统计数据的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有一张脸,一双手和一个跳动的心脏,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

这本书就讲了这样一些故事,通过采访移民,抄录,然后翻译出来。他们都是过去的三十年里来到澳大利亚的。和早期的移民相比,他们更具多样化:或者来自中国更多的省份和城市,或者受过高等教育(很多人来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深造),或者在来之前和来之后,他们都有着更为丰富的经历。然而,和先行者一样,起初他们都遇到了很多艰难和挑战,特别是来自贫困和孤独的磨难,而这两者都主要源于语言上的障碍。所以在这些故事里,学习英语的需要成了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就像社区网络和家庭联系一样地重要。

类似本次项目的研究,特别受到那些已经成功的移民肯定,然而这些受访者对他们所经历的苦难都很坦率,无论是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自尊的丧失、长时间的枯燥工作,以及其他所有为了成功必须忍受的折磨。

令人高兴的是,他们经常诉说的是土著澳大利亚人的慷慨盛情,而没有意识到任何种族歧视。除了成功的决心,他们还展示了自己的诚实和责任感。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澳大利亚,他们都保持着忠诚之心;而这本身,我认为正彰显了他们的个性力量。我们为他们在这个国家而感到荣幸。

丹尼斯·哈斯克尔教授

Westerly中心

西澳大利亚大学

注释:

贾普,詹姆斯(编):《澳大利亚人:百科全书的国家,它的人民和他们的起源》。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1年。

菲茨杰拉德,斯蒂:《澳大利亚是一个亚洲国家吗? 澳大利亚在东亚的未来生存吗?》 悉尼: 艾伦 & 安文, 1997。

 

image_pdfimage_print
Bookmark and Share

Comments

Leave a Reply





What is 4 + 4 ?
Please leave these two fields as-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proceed, you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simple math (so we know that you are a human) :-)
  • About

    Rozenberg Quarterly aims to b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scientists, journalists, authors and artists, in order to offe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scholarly reflec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in a seemingly divided world. By offering this platform, the Quarterly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public debate because we bel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cceptance of diversity are vital conditions for universal progress. Read more...
  • Support

    Rozenberg Quarterly does not receive subsidies or grants of any kind, which is wh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in maintaining, expanding and keeping the site running is always welcome. You may donate any amount you wish and all donations go toward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this website.

    10 euro donation:

    20 euro donation:

    Or donate any amount you like:

    Or:
    ABN AMRO Bank
    Rozenberg Publishers
    IBAN NL65 ABNA 0566 4783 23
    BIC ABNANL2A
    reference: Rozenberg Quarterl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would like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About page or contact us: info@rozenbergquarterly.com
  • Like us on Facebook

  •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