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 18. 圈子

No comments yet

chinaaustralia   “靠的就是这股子闯劲儿,没有闯劲儿的话,慢慢就被生活给湮没了。

我出生于革命老区——井冈山。我们那儿的人啊,特有一股子闯劲儿。走南闯北,从这个圈子闯进另一个圈子,我也不例外。

知识改变命运,大学是我闯进的第一个圈子。没想到,今后不断地跳着圈子,却也离不开这座大城了。大部分中国人喜欢拔高自己的优越性,而像我这样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又是从一般院校考入中科院的穷学生,在刚读研究生那会儿就被人瞧不起过。刚入学的时候,基础不太好,比不上那些名校来的学生,但是我不服输。跟着刚从美国回来的导师,我尽全力把知识掌握扎实,帮着同一期读博士的师兄师姐们做科研、弄展览。渐渐地,各方面都越做越出色,得到了导师及各位老师的认可。就在去年,曾经的导师特意发博文恭喜我成为副教授,并回忆了当年对我的印象,工作的肯定等等。

接着,我闯进了德国,读博士后,拿到了洪堡学者的殊荣。但当时去的都是清华的,港大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而相比之下,我就是一土鳖,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不屑。我不服气,每个人的水平是看科研的能力,不是出身怎么样,对不对?当时合作的有一名马来西亚的教授,某一天,他叫住我说:“来来,这篇文章挺好的,你好好读读对你的工作会有启发的。”我一看,呵,这不是我写的么!因为用的是英文缩写,这名教授没认出来,他说来这儿的人都要看看这篇文章,没想到是我写的。此后,常常有教授找我喝喝咖啡,聊聊想法。凭着强大的信念,以及敢闯的精神,慢慢让大家认识我、认可我,成为了德国导师项目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我参与帮他策划欧洲大的科研项目,并且都中了。在得知我要去澳大利亚后,德国导师万分不舍,希望我留下来。但是我不能停留自己的脚步,我要继续闯一闯。

我就像一颗陀螺,转个不停,没想到这一转,就转到了南半球。很多朋友都问我,这么多国家,你为什么选择来澳洲。澳洲是个移民国家嘛,华人在这儿比较有认同感,不会有特别排斥其他文化的现象,而且整体环境包括自然、人文的都不错。我想,很多选择来澳洲的朋友们,考虑的都是这几点。虽然在澳洲的这些年还是比较一帆风顺的,但内心还是苦苦挣扎过。毕竟,一颗中国土壤培育出来的种子,想要在澳洲深深地扎下根,其中的煎熬也是可以想象的。像我这样中途从北半球吹来,突然闯入当地老师圈子的,对自己来说也好,对他们来说也罢,都需要一个接受和被接受的过程。而我首先得知道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包括写项目,包括做贡献等等。虽然国家项目,各个项目的我都评过,也参加各项学术会议,发表文章,但是要完全认可你,主动给项目的话,从我的角度来说,在澳洲还是比较难。一名带着中国人的东欧老师发现,同一篇文章,如果拿他自己打第一作者,就引用的机会来说,比拿中国人做第一作者,高多了。圈子里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中国人在科研能力上至少比西方人强三到五倍,人家才会认可你。毕竟我们是外来的,他虽然认可你的业绩,但不会把钱铺到你的身上去。关于这些游戏规则,我也还在慢慢摸索。学术方面的认可,除了在事业角度上有一些困难,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口音。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在上课的时候,我们确实带有一定的口音。那帮学生,尤其是澳洲当地的学生,他们对我们口音是很排斥的,一些学生甚至看到你的中文名字就皱眉。好在有一位伊朗同事,他的英文非常好,我们就每天早一杯咖啡,晚一杯咖啡地这么聊着,谈工作,谈生活,海阔天空地谈着,好歹拯救了一下我那口蹩脚的英文。

澳大利亚很多大学,东部和西部我都经历过,印象也比较深刻,就大学这个圈子来说,在文化上,澳洲人对中国人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中国人做事比较踏实,勤奋,效率高,这是他们比较认可的。而且,中国人比较拼,科研上,大部分中国人习惯做在前面。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发现我们中国人在大学里面普遍过得很辛苦,为什么他们那帮人就很潇洒,上完课该干嘛干嘛。”我说:“是啊,但你仔细看看,往往做到上面的都是我们中国人,我不是说管理层的,而是职称上,我们中国人往往会做的比较高。因为,毕竟是外来的,要评职称,你要做的比别人优秀好几倍,人家才会认可你。”谈到认可度,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来说,去年有两个博士生,是澳大利亚英国籍的,他们去中国交流之前问我说:“中国有网络吗?中国可以用Skype吗?中国可以用Facebook吗?”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觉得中国太穷了,但对中国又非常感兴趣,觉得是个神秘的国度。学生对中国的这些偏见,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些谎报的新闻,对中国的认识还处在旧社会时期。刚到中国的第一周,那天上海还下着雨,你知道,中国冬天一下雨,天就灰蒙蒙的。学生就叫了:“哎呀,中国的天太糟糕了!”去吃饭,就是不吃中国餐,觉得不卫生,他们说哪有麦当劳,哪有肯德基。我说我现在哪儿找去啊,因为下雨天刚下飞机,就凑合着吃中国饭得了。他们非常不爱吃,就是挑。鸡肉里有骨头,这个什么的,那个什么的,喝了一点酒就回去了,回到宾馆自己又偷偷摸摸吃点东西。头一周的时候他们基本上拒绝吃中国餐,你知道什么程度叫拒绝吗,就是根本就不动摆在他们面前的食物。还是要找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些东西。到了第二周的时候,开始转变了,他们觉得中国真是漂亮啊,慢慢开始体会到中国真是不一样。他们慢慢改变,慢慢吃中国菜,还直说中国菜挺好吃的。结果后来学生们评价,没想到,中国真是很好。一开始抱着一种排斥的心态,挑毛病的眼光来看中国,慢慢的,觉得风土人情、消费水平都非常好。有一个学生甚至觉得相对珀斯,他更喜欢上海,更喜欢中国。再说一个例子,今年大概十月中下旬的时候,中国雾霾,又遇到一批新的学生,其中一个商科的学生,他看了新闻之后就决定不去中国了,给我写了封电子邮件。信里全是批评中国,说中国非常非常危险,说中国环境特别特别差,对中国我感到非常焦虑,所以我决定不去中国了。我说那好,没关系,如果中国差的话,那我们澳大利亚干嘛每年要派好多团去中国呢?而且是学生团。我相信大学是为学生考虑的,不会说派学生到一个不好的地方去。这说的是澳大利亚的学生。而且还有一些国际学生,国际学生里面大部分学生是东南亚地区有中文背景的华裔,虽然他们不太了解中国,但愿意带着一种寻根的兴趣去中国,看看自己的祖辈呆过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学生带着非常正面的心态,积极地想接受中国的文化,想知道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找到他们的根。

我相信,不论在澳洲生活了多长时间,和这里的圈子多么的融合,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骨子里面还是认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当听到有人说中国不好的时候,心里特别想跳起来揍他一顿,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根都在中国。而我们的孩子却不一样,是香蕉人—思想是西方的,面孔是中国的。香蕉人在融入澳大利亚社会,和澳大利亚社会交流这些方面,比我们第一代移民来说得心应手多了,毕竟他们是从小就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而我会把澳洲当作我的家,如果给自己定位为一名过客,心是沉不下来的。我会在这儿发展,靠自己能耐去闯一闯。我们第一代移民,就是靠这个闯劲儿,没有闯劲儿的话,慢慢就被生活淹没了,除了油盐酱醋,什么都没有了。

“你跟其他中国人不一样” 我的朋友常对我说。但是我还是会到中国寻根,因为毕竟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在那边。那边有我的回忆,有我的根,有我一路闯的痕迹。

image_pdfimage_print
Bookmark and Share

Comments

Leave a Reply





What is 19 + 16 ?
Please leave these two fields as-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proceed, you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simple math (so we know that you are a human) :-)
  • About

    Rozenberg Quarterly aims to b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scientists, journalists, authors and artists, in order to offe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scholarly reflec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in a seemingly divided world. By offering this platform, the Quarterly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public debate because we bel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cceptance of diversity are vital conditions for universal progress. Read more...
  • Support

    Rozenberg Quarterly does not receive subsidies or grants of any kind, which is wh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in maintaining, expanding and keeping the site running is always welcome. You may donate any amount you wish and all donations go toward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this website.

    10 euro donation:

    20 euro donation:

    Or donate any amount you like:

    Or:
    ABN AMRO Bank
    Rozenberg Publishers
    IBAN NL65 ABNA 0566 4783 23
    BIC ABNANL2A
    reference: Rozenberg Quarterl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would like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About page or contact us: info@rozenbergquarterly.com
  • Like us on Facebook

  •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