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 2. 森林背后的国家

No comments yet

yinyang-web-at-100mm“时间让我慢慢认识了澳大利亚。它并不是我第一眼从飞机上看到的东西,只有满地森林。慢慢的,我看到了澳大利亚人的友善、真诚

其实我的记忆力非常不好,但是有一天却记得很清楚。8月22号,西澳佩斯入境。那是1988年8月22日,飞机要降落,我看下来,看不到房子,都是一片森林。于是,我来到澳大利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到要伐树。否则到这里来干什么呢,去哪找工作呢?这地方也太落后了,还不如国内呢。能赚钱吗?我心里就有些怀疑我哥的安排。

我大哥在我们老家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企业家,社会交际广,信息也相对流通。原来我不是计划来澳大利亚的,最早我哥是帮我安排去日本的。因为去日本的人多,也有说日本容易赚钱的,肤色种族也差不多。当时有许多为出国人开的日语班、英文班,我也准备去日本而在晚上学了日语。后来哥哥听说去澳大利亚更好,正好他朋友的妹妹嫁给西澳珀斯的一个语言学校的校长,在国内我就报了这个语言学校。刚来这里的时候,我连英文的一二三都不会说,更别说对澳大利亚的了解了。

以前读中学的时候知道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农业为主,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出国前听说澳大利亚水龙头打开就是牛奶,还有说自来水都可以喝的。今天想一想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实际上这里的牛奶跟免费的差不多,那么大一罐牛奶,两块钱,也不能说他们忽悠我们,或者说是夸大其词。

来到澳洲之后就觉得物价比中国贵很多,因为在国内都是住在自家的房子里,这边租房就是很大的一笔费用。但是也发现了这边的劳动工资很高,于是就想去找第一份工作。那时候,我们刚来,没事做,天天跟着这一班比我们先来的有车的朋友到处去晃悠。有一个星期天,我们就去到Fremantle(弗里曼陀海港)的一个周末市场,我们中国人可能叫跳蚤市场,在里面逛挺好玩的,什么都有。有时候淘些二手货,5毛1块这样的也挺好。在逛的时候碰到一对夫妇,男的是一个澳洲人,女的是中国人,因为那个地方中国人也不多嘛,能碰到中国人都觉得特别的亲切。于是我们就打了招呼,彼此留了电话。后来我知道她的先生是澳洲人,在中国学过中医,回来后在珀斯市中心的伦敦街开了一个中医诊所,给客人做针灸推拿和运动扭伤的治疗。他们非常热情,于是我们有时候就跑到他们的诊所去跟他们聊天。因为我们在这边找工作不容易,一个是语言的因素,再一个人生地不熟,认识一个朋友,又是当地人,就希望他帮我们介绍工作。后来他们就真的通过他身边的朋友帮我问工作的事情。最后靠这位朋友的介绍,我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这是一个做意大利糕点的公司,生产的商品有的送给航空公司,给头等舱的贵宾客户用,有的批发给本地的咖啡店。我在里面主要做清洁工,负责帮他们洗磨具,以及收工的时候清理地面。我在珀斯的这段时间主要就是做这个工作。后来因为移民局拿到了我的工资单,发现我打工时间超出了规定时间,违法了要遣送我回国。移民局的官员把我装在囚车里,往机场开。我说我要回家拿行李。他们把车开到我住的房子的楼下,怕我跑了,就把我锁在车里,两个人拿着对讲机上楼去给我拿行李。他们一走开我就在看怎么能出去。最后我把那个车窗上铁栅栏掰掉,又把那个窗户打开,但是它太小,钱包被挡住了,我只能扔掉不要。当时一分钱都没有,我只能躲在一个废车库里,又冷又饿又不敢出去。人生最苦的就是那段时间。一个中国电视台的导演曾建议我把我的这段经历编成电视剧。

珀斯是不能再呆下去了。我的一个朋友给我了车票钱,我坐了三天两夜的大巴来到了墨尔本。到了墨尔本已经是89年,中国留学生已经挺多的了,他们来了以后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找到工作以后他们通常还会跟老板讲一下还要不要人,我们有朋友。中国人在这边打工是很受欢迎的,因为没有身份,所以很听话。澳洲当地人他们不高兴就不做,反正他们有福利的,而我们不论好坏都要做,而且人勤快,效率高,所以比较受当地老板的欢迎。在墨尔本之后,朋友就介绍我去工厂。第一份工作是在工厂给汽车做塑料配件,注塑,Toyota汽车商的各种配件都是从那边做的。那个工作大概做了两年,我又做过几年的印布厂监工和铸造工。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餐饮店做经理。他来找我一起合伙。我跟他合作开了三家餐饮店,生意都很好。后来又接连开了十几个店。就这么保持了几年,鼎盛的时候生意很不错,但是也感觉很累。因为整天都在外面跑,很少能呆在家里。十几个店兜一圈,又坐飞机,又开汽车。从布里斯本飞科夫斯海港 (Coffs Harbour ),三百多公里,没有大飞机。所以每次出差要不就开车30多个小时,要不就坐颠簸的小飞机。不过也多亏了这段经历,让我跑遍了澳大利亚大大小小的地方。

在澳洲呆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我变傻了。价值观变得很简单。我觉得财富和钱不是一个人人生的全部,只是一部分,这个比例大小是因人而异的。在澳大利亚你不需要有太多钱,当然没有钱是你过不了的,没有物质保障,但是确实不需要很多。比尔盖茨有很多钱,但是他却热心慈善。如果比尔盖茨到中国来让富豪捐款,没有人敢去吃饭,为什么?因为家长都想把财富留给孩子。可是他们却不曾想,孩子物质生活有保障了,但是他们失去的更多。本来他应该去赚的钱,你都帮他赚了,他就失去了赚钱的本事了。所以还是应该给孩子好的教育,而不是一定要给他们多少钱。现在我对钱看的很淡。

所以,回国后我就觉得自己和国内的人们的价值观不一样了。在老家福州我有别墅,三层的别墅,但只是放在那里罢了。在澳洲,人跟人都很简单,很平等,不会炫耀。而国内人却易攀比,坐下来谈项目都几亿几亿的,谁知道是真是假,人都变成很浮躁,给人的感觉很拜金,很势利。我在这里都自由散漫惯了,舒服惯了。回国应酬却很多,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说是回去看父母,其实跟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特别短,最多吃一顿完整的饭。我还是喜欢在澳洲,没事在办公室里泡泡茶,看看电脑,到球场去打个球,回家吃饭。出去应酬都是没办法的事,回家吃饭才真的踏实。饭啊、菜啊,回家吃都是自己喜欢吃的,三两样就够了。所以叫我回中国生活,20天,我就受不了,我只能待10天,我没有一次能待够十天。但是从传统来讲,我们中国的传统,我还是欣赏的。比如说,父母情,兄弟情,还有一些宗教的东西。所以我精神上还是中国人。任何时候我也没有在精神上把自己当成是澳洲人。包括中国跟美国纠纷,跟日本纠纷的问题上,我打心底里是一个中国人,肯定的。

我认为一个人走到哪里,精神的东西是第一位的。就好像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出国。当然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出国赚钱。我相信很多人,包括今天很多成功的商业移民也是一样的。我们一开始的想法都是赚点澳币,回国以后好过日子。但是当你在一个地方生活了、深入了、接触多了以后,每个人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也开始决定自己的思想。机械的做一些工作并不会改变什么东西,主要还是在于思想。

时间让我慢慢认识了澳大利亚。它并不是我第一眼从飞机上看到的东西,只有满地森林。慢慢的,我看到了澳大利亚人的友善、真诚。

image_pdfimage_print
Bookmark and Share

Comments

Leave a Reply





What is 14 + 18 ?
Please leave these two fields as-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proceed, you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simple math (so we know that you are a human) :-)
  • About

    Rozenberg Quarterly aims to b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scientists, journalists, authors and artists, in order to offe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scholarly reflec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in a seemingly divided world. By offering this platform, the Quarterly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public debate because we bel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cceptance of diversity are vital conditions for universal progress. Read more...
  • Support

    Rozenberg Quarterly does not receive subsidies or grants of any kind, which is wh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in maintaining, expanding and keeping the site running is always welcome. You may donate any amount you wish and all donations go toward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this website.

    10 euro donation:

    20 euro donation:

    Or donate any amount you like:

    Or:
    ABN AMRO Bank
    Rozenberg Publishers
    IBAN NL65 ABNA 0566 4783 23
    BIC ABNANL2A
    reference: Rozenberg Quarterl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would like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About page or contact us: info@rozenbergquarterly.com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X & BlueSky

  •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