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 7. 回报祖国

No comments yet

austchina“澳大利亚和中国,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的母亲,你问我倾向于澳大利亚还是倾向于中国,就相当于你问你的小孩,你喜欢你的父亲还是喜欢你的母亲。很难回答。”

我的老家在山西。1990年10月份,我作为国家教委派出的访问学者来到澳大利亚,过来三个月以后,就拿到了澳大利亚奖学金,随后便转成私读,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完成了学位毕业后便参加了工作。我所学的专业是工程化学,一直搞这个领域的设备咨询工作,后来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股份,收入颇丰。我们现在是几个合伙人投标,投标中标了,就做这个课题,然后就分包、生产,分四、五个件,有四、五个国家来生产这个,在不同国家里做不同东西。因为有好多东西要做,但只有某个国家有认证资格方才可以。所以一般是几国联合起来做。我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我和我的合伙人已经达成默契了。我和下属关系也很融洽。我现在住在西澳大利亚珀斯,有两个孩子,家庭幸福美满。

实际上最初是应该是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由于某种原因,去美国的名额取消了,就转到了除了美加以外的任何英语国家。国家教委改派,就来到了澳大利亚。留在澳大利亚,还颇费了一番周折。因为在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教委不批准我留在澳大利亚,要求我读书之后必须回国,澳大利亚政府给奖学金也不能拿。也算我运气好,国家政策不久放宽了。当时邓小平发表了讲话,说让留学生来去自由,毕竟他们的根在中国。最后我交付了800元的国家培养费,教委同意让我留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很友善的国家,很有耐心。人们会很细致地给你讲解诸如文化背景、规章制度等知识。所以我也算日久生情,逐渐对这个国家萌生出一种好感。但是最初的六个月还是感觉比较孤独,毕竟有文化差异。特别是我说话口音比较重,公司的同事最初听不懂,但时间长了,也就慢慢适应了。澳大利亚人的语言容忍度是很高的。现在家人也过来了,我们已经融入澳大利亚社会。但直到现在,好多澳大利亚的土语,我一看就发怵,真的不懂,但是土语也是澳大利亚文化的一部分,我要尽力去适应,因为毕竟是我选择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接纳了我。

一踏上这片土地,就能感觉到澳大利亚扑面而来的平和和友好。我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师,就像我的父母一样,我很感激他。我刚到澳大利亚,他就亲自去飞机场接我,并让当时经济很困窘的我在他家住了四、五天,最后帮助我找了一个学生宿舍安身。我的导师退休好多年了,前段时间他得了癌症,但是控制得还不错,我们去年还一起吃过饭。当时的留学生会也处处照顾我。

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国度,这个曾经刻板地印在地图上或者在电视新闻中一闪而过的国家。我感觉到了澳大利亚的先进和富足。在那个年代,澳大利亚就有免费喝茶和咖啡的公共场所,能用微波炉热饭……所有这一切,对于我都是那样新奇。我强烈地感觉到,中国闭关自守这么多年,真的需要向国外学习,来到澳大利亚之后确实发现这里的科学技术比中国先进。

澳大利亚人工作很努力,认真、敬业,责任意识很强,从来不会走所谓的捷径。他们会严格地按所有程序做完工程,所以工程质量从来不出现问题。我很佩服他们这一点,也在向他们学习。他们可能会为利益而产生争执,但一旦签了协议,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来到澳大利亚,另一个感受就是他们的动手能力要比中国人强得多。我们做研究的时候,实验室的管理员给你一本手册,你只能自己读手册,琢磨如何操作这个设备,没有一个人给你讲解。除非你解决不了,找一个工程师,他大致讲一下,但不会从头教你。中国正相反,仪器设备放在一个实验室,由专人管理,你拿来样品,专业人员给你测试,生怕弄坏。我觉得这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两国国情不同。仪器设备对中国来说很贵,而人工费不高,所以让专人去管理设备,延长寿命。而澳大利亚人工费很贵,澳大利亚一个工程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个设备。

澳大利亚人也很浪漫多情。我们公司有一个董事,是澳大利亚人。他妻子是一个澳大利亚画家。有一次,她快过生日的时候,他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把她的画悄悄地运到中国西安,准备举行一次画展。他妻子的妈妈84岁,平生第一次离开澳大利亚去去中国参加女儿的画展,庆祝她的生日。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画展当天,他请了好多澳大利亚顶级的画家和西安的画家,并邀请西安文化厅厅长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主持画展开幕式。晚上,举行画展的时候,妻子问:“你知道今天晚上是我的生日吗?”他回答说:“我知道啊,所以今天晚上我们就在宾馆里面吃一个便饭吧。”最后,当我们打开这个厅这个大门进去一看,妻子惊呆了,她激动不已:“这全是我的画!”在场一百多位嘉宾一起鼓掌。她的眼泪哗一下就流出来了。

来澳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还是有所改变。我们从中国移居环境到澳大利亚是一个最大的变化,生活质量也改善了很多。但毕竟我的根还在中国,我也要积极为祖国做些贡献。我们投标,在宝钢中了几个标,定量买他们的钢材、设备,有时候一个订单,就要超过一亿美金以上。和他们一起吃饭,聊起来就说,他问:“你不回中国了?实际上是中国对你的培养。”我就说:“是的,我也要回报国家。” 如果同样的情况下,可能首先想的就是祖国,我们中国的产品现在质量也好了,价格优惠,有竞争力,这是最主要的。

很多人说我是虽然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但心里还是中国人。有一天,我和一个合伙人看一场板球冠亚军争夺赛——澳大利亚对英国。他就问我:“如果今天晚上是中国和澳大利亚比赛,你向着哪一方?”我告诉他:“你问的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你问你的小孩,你喜欢你的父亲还是喜欢你的母亲,很难回答。”因为我们现在在澳大利亚,就应该尊重澳大利亚的法律。我觉得我已经基本上适应澳大利亚的生活。可以这样说,我在澳大利亚很自在。我觉得自己已经从一个必然到一个自由的状态了。作为公民,我很关心澳大利亚经济的走向,例如现在澳大利亚矿业有些疲软,石油、天然气发展还可以,但是后劲不强。但农业、林业比较兴旺,所以澳大利亚的货币还是个平衡的澳币体系。对于政府,我感兴趣的原则就是:这个政府应该是勤劳的、能承受压力的政府,在救济金的发放问题上,我建议还是给他们加以鞭策为好。因为老拿救济金,特别是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不能轻易给他救济金,因为这样会纵容他们的懒惰。

我更关注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澳大利亚人还是很认同这个多元文化的,虽然也有个别人在谈到政治的时候,老说你是外国人、是华人,听不清等等。澳大利亚是个多元文化体,是一个比较能容忍的国家,它的位置离亚洲是最近的,也最能接受多元文化。如果承认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文化的一部分,那么我就是接受它的文化,把这个多元文化排除出去,那么我就不能接受它的文化。因为我是中国人,多元文化对我来说尤其重要。我力争正视西方和中国的差异。但无论如何,中西方彼此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和偏见,因为两种文化骨子里就有差别。我和老外争执、讨论过,但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无法达成妥协,最后不得不放弃。

有时候是双方达成妥协。比如,订单下到中国了,中国有自己的制度,如果不遵循生意就做不成,老外就不得不放弃他的思维。但如果订单下到欧洲,就得遵循西方的思维方式,所以就是看倾向性在哪边,商业性是以利益为主的。不管怎样,尊重都是第一位的。其实,随着开放,中西方文化在逐渐靠近,但还是不同的。中国有好多文化比较含蓄,要去感觉;西方就比较直接。

实际上,我身上有这种双重文化认同感。中国现在强大起来了,我的中国身份从以前的劣势变成一种优势了。现在澳大利亚的小孩学中文的越来越多了,因为他们也认为不和中国打交道会是一个劣势。因为中国现在在发展壮大,有强大的经济竞争力,所以我越来越觉得会中文的重要性,也鼓励我的孩子努力学习中文。因为追根溯源,我们毕竟是华人,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所以祖国的发展也牵动着我们的心,我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祖国。

是的,澳大利亚和中国,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的母亲。人在澳大利亚就要做对澳大利亚有用的事情,因为我毕竟是她的公民。但是我毕竟又有中国的血脉,所以我对待澳大利亚和中国就是像对待自己的父亲母亲。也有好多亲戚朋友问我:你觉得澳大利亚是你的家还是中国是你的家?你老了以后回来怎么办?可能是我老了,思乡之情很浓,也总是回家乡探亲访友。但是我走不动路的时候可能就留在澳大利亚了。在澳大利亚呆的时间越长,就越渗透到她的文化中来了。入土以后骨灰可能就留在这里了。

不管如何努力,我跟孩子们在文化认同方面还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是由双方所生长、生活的不同社会背景造成的。社会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及大,特别是幼年的时候。我来澳洲的时候都快30岁了,但不得不承认,直到现在,中国的烙印对我的思维还有影响。而我的孩子们在澳大利亚长大,他们的文化认同跟我们这一代人明显不同。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是澳大利亚文化。对中国的一些观点,我们有时候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比如说,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府的一些措施策略等等,他们有好多是不认同我的,他们认为中国在自由方面做得还是不够。但是我熟知中国的文化,在中国,过度的自由就意味着滥用、误用自由。但是我从来不强迫孩子们。我对女儿说:你们代表未来,我们代表过去,所以你可以存在,我也得存在,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

我不后悔我选择了澳大利亚,我感到我走过的每一步人生路, 都是有计划、有准备的,都是充实而幸福的。

image_pdfimage_print
Bookmark and Share

Comments

Leave a Reply





What is 13 + 5 ?
Please leave these two fields as-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proceed, you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simple math (so we know that you are a human) :-)
  • About

    Rozenberg Quarterly aims to b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scientists, journalists, authors and artists, in order to offe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scholarly reflec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in a seemingly divided world. By offering this platform, the Quarterly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public debate because we bel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cceptance of diversity are vital conditions for universal progress. Read more...
  • Support

    Rozenberg Quarterly does not receive subsidies or grants of any kind, which is wh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in maintaining, expanding and keeping the site running is always welcome. You may donate any amount you wish and all donations go toward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this website.

    10 euro donation:

    20 euro donation:

    Or donate any amount you like:

    Or:
    ABN AMRO Bank
    Rozenberg Publishers
    IBAN NL65 ABNA 0566 4783 23
    BIC ABNANL2A
    reference: Rozenberg Quarterl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would like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About page or contact us: info@rozenbergquarterly.com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X & BlueSky

  •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