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 22. 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才是真生活

No comments yet

china_australia每位出国者都怀揣各自的梦想,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希望有更美好的明天。

在珀斯已经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每当想起在国内的生活仍然是历历在目。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就是拼了命地往国外跑,去寻求自己的梦想,觉得只有在国外才能实现个人目标,创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其实我并不是很积极想出国的那种人。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妈坚决反对我出国,她是比较保守、传统的人,她不希望女儿离她太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本身是学中医的,我不知道我出国干什么。我的先生是学理工科的,是大学老师。我和他谈恋爱的时候,正赶上出国热。可是母亲不同意,因为她认为一旦两个人分开,这其中的变数就不好说。原因就是她有一个朋友的女婿去了美国,头两年小夫妻俩关系很好,虽然一个月才50多块钱工资,打一次电话一分钟就得十几块钱人民币,他经常给妻子打电话,到了后来联系越来越少,再后来连人影都找不到了。她女儿一个人在国内带孩子,想离婚都找不到人。最后只得上法庭登记,说这个人失踪了,才办了离婚。这件事情对我父母刺激很大,所以母亲坚决要求,如果是他一定要出国,那我们就不要结婚,等他回来我们再结婚。我们就打消了出国的念头。后来我们结了婚。我自己也没有一点出国的愿望了。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学历了,他在大学里干的也不错,当上了系副主任,属于年轻人里提拔比较早的人。他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本校没有同等专业,所以他在职读博士是不可能的。他年轻想往事业上更进一步,没有一个博士学位的话,是不可能进高级职称的,所以他还是想读一个博士。就在这个时候。他得到了一个公派访问学者的机会, 87年他来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当时写信回来和我商量,说他想争取奖学金,在外头读博士。我想读博士大概得四年时间,他已经在外头待了一年半了,再继续待四年,就是四年不回家,而且那个时候的政策也不允许我出来探亲,那我就觉得有点太难了,这四年我熬不过来。于是他就回来了。

回国以后我们就有了我们的女儿。就像其他中国人一样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后来到了我女儿两、三岁的时候,他们学校又有一个公派出来读博士的名额,学校把这个名额给了他,因为当时他是系里的副主任,他的英语成绩也已达到出国的线了。当时报名表要的很急,所以他没有和我商量就报了名。但是当时我考虑到我女儿太小,才两三岁,我又在医院里工作,还要上夜班,再加上我身体也不太好,就我一个人带孩子太辛苦了。鉴于这个缘因,他自己又决定放弃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了。又过了一年多,又有一个出国读博的名额,系里的领导问他想不想去。这次我已经跟他说不能放弃了,很多年轻人都已经读了博士,如果要是没有一个博士学位的话,将来他的学历会拖后腿。同时这次的是有奖学金可以让我陪读,我可以跟他一起去。所以他才下决心了,我们当时都很年轻,就是一心地想学完以后回国想好好地发展。当时他拿的奖学金是澳大利亚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是有条款的,就是说学成以后不能留在澳大利亚一定要回国的。我的丈夫出国六年之后,1993年。我带着四岁的女儿到了澳大利亚。

我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我学的是中医专业。毕业后我就分到山东济南市中医院,针灸科医生。在我们的科室里,我是文革后正规的大学5年毕业第一个进科室的,所以从院里到科室,很器重我。我那时不想出来的原因就是想进主治医生。那个时候国内晋升职称是很难的,基本上是论资排辈评职称的。从填表报材料,一级级地等着审核批准,然后到卫生局正式批文下来,到最后拿到主治医生证,前前后后大概拖了有快两年多时间。那我就不想放弃呀,我想我已经在中医院工作十年了,即便是出国我还是想回来的,我丈夫和我的想法一样,只是出国探亲,看看外面世界,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外国的,因此,早点晚点出国也无所谓。等我晋升完职称再去也不迟。

职称很快就下来了。我带着我的女儿匆忙地到了澳洲。我还记得第一天到澳大利亚的样子,这印象太深刻了。因为之前我没出过国,连飞机都没有坐过。也不会说英语,虽说是中医学院学了点英语,但只记得几个单词而已,毕业以后,在中医医院工作十年,没有机会讲英语,现在就是英语盲。等一次出国坐飞机就是一个大难题,当时中国到珀斯没有直飞的飞机,转机要从新加坡转。我不会说英语,看不懂那些牌子,不知道往哪走。恰好我爱人的一个朋友回北京开会, 就顺便把我和孩子带到了澳洲。没出国之前,从电影上看到国外都是高楼大厦、多彩霓虹灯、繁华大城市,至少比北京和上海还要繁华。从飞机场出来,越走越荒凉,看到是原始丛林,荒草地,还有大湖,蚊子很多。就感觉到了没有人烟的地方,完全跟自己出国前想象的不一样,人烟稀少,还不如农村呢,就像荒郊野外似的。车子就在胡思乱想中停到了一幢平房前,房子是我丈夫跟其他几个留学生一起租的。

现在住了这么多年了。我觉得澳洲很不错。空气清新,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最大的好处就是人口少,生活节奏比较自由放松。没有中国那样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像我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其实接触社会很少。我爸是山师大的教授,我从幼儿园到大学,就始终就没有离开山师大的那一片,所以我接触人比较单纯,在国内甚至是同事之间,都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挺难处理。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一周有三天,我基本上都自己在家做中医针灸,有两天在一个朋友的诊所做中医针灸。自从1993年来到澳大利亚,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我的记忆里面有一段很艰难的、度过的日子,也可以说是我感到比较困惑的时候。刚来那些年,心里落差特别大。一家三口就靠我先生的奖学金过日子。那时候在留学生中,他的奖学金,在当时还算挺高的。但我们也感到经济上压力很大。除了交房租,平时的生活费用很高,国内的人觉得出国的人,在国外能赚大钱,都能成富翁,所以,为了要面子,毕竟还是想省一点钱,将来回国好给亲戚朋友买点东西带回去。另外还有一个压力是我不会英语,刚来邻居见了面向我问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只能傻傻地点点头笑笑。不会说英语,购物看不懂商标,不知道是什么成份。更不用说去看病,无法和医生交流,所以诸如买东西,孩子上学联系学校,去银行办事,都得靠我先生。我一下子就觉得我就是个废物,没用的人。但也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我必须去工厂打工。打工时心理的落差就更大了,从主治医生落到一个打工仔,我心里觉得好委屈啊,我现在为了我先生,失去了自我。不光是我这样想,连我母亲也这样认为。我还不敢给家里说太多在工厂里打工受的委屈,就觉得一下子落到了最谷底,不知以后什么时候才能爬上来。

在国内的时候,我觉得我跟我先生是平等的。他挣一份工资,我也挣一份工资。所以我去商店买东西从来不用问他,我就可以买我自己想买的东西。在这里我们俩一开始去超市买东西。比如说我看好一样东西,我先生就说没准下星期就会有打折。经济条件有限,只能把我喜欢的东西放回货架,当时我心里难过极了。自己没有工作,不挣钱,花我爱人的钱,就觉得自己没了底气。就感觉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为了从这窘境中走出来我下决心学英语,学好英语就可以找到工作。既然决定要在这里长期地住下去了,肯定要学会说英语。因此,我去珀斯城中心的英语培训中心学英语。我读了三年。然后英文慢慢好一些,能用简单的英语跟人交流。去看医生,自己去买东西,现在和我的病人基本上能沟通了。感觉我不是孤立在这个社会和人群之外了,心情渐渐地好了起来。再加上现在我又能做我自己的专业,就好像又慢慢地找回了自己。

生活渐渐好起来,就开始考虑是否长期定居的问题了。我先生读完博士,又读了博士后。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我女儿九岁多了,如果她回去没法在国内的小学上学,两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不同的。我曾经尝试保持一直教我女儿中文和算术,我母亲把国内山师大附小的每个学期的课本、作业题、考试题都给我寄过来,我每天放学强制她学习,但是毕竟没那个环境,我也没那么多时间,因为那个时候我在一家虾厂打工,下班之后,我也很累没有精力管孩子的学习,慢慢就放弃了对她的教育。在国内我从来没有做过体力活,去虾厂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也使我适应澳洲生活的一个过程。去虾厂主要的工作就是包虾。那时候我的英语不好找个工作很难。这个工作还是朋友介绍我去的,所以我觉得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比我刚来的时候在一家意大利餐馆,一个小时两块五的工作好多了。在虾场打工,一小时十块钱。那个时候我觉得很满足了,下决心好好做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做的不好而让人家给辞了,因此就知道拼命干活。因为不会讲英语整个是一个哑巴,经理亲自给我教,一边做让我一遍看,然后我照着他的样子做,他说英语我又听不懂。只能咬着牙拼命干。最后还给我评了一个月度模范工人,奖励了我一公斤的虾和一瓶白兰地,把我获奖的照片还摆在车间里供大家学习,其实发奖的时候,虽然脸上带着笑容,但我心里却不是滋味,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那种失落感,是我从来也没有过的。在国内我都要当主任医生了,在这评了模范工人,是不是件光荣的事呢?心情真是五味杂陈啊。但一想到为了我的家庭和我女儿,我得拼命工作。实际上那时候很想回国,想让我女儿回国上学,保持住她的中文水平。结果到后来越来越不行。因为每次学中文之前就得发生一次战争,大吵大闹,甚至打着让她学,然后女儿就含着眼泪跟我说:“妈妈,太难了。”我就又很心疼她,心想这是干吗呢?整天就跟那个凶神恶煞一样,逼着她摁着她学中文,逐渐地就放弃了。我也曾经想过回国,,但是为了我先生的事业上有一个成就,为了孩子。要是回去的话,她那时候是九岁,上一年级是对她的自尊心很大的打击,我就担心着孩子可能就一蹶不振了。所以从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动心思了,看看是不是有可能留在外面。我想我这辈子不要再想当教授了,但要让我的爱人和孩子都有好的前途。否则,我的损失就太大了。

很多人都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庭和下一代或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做出一些不得已的决定。现在在这三十多年了,觉得自己是澳洲人还是中国人?理智上我想我是澳洲人,因为我入籍了。要是感觉上我是觉得一半一半,毕竟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三年了,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我出国的时候是32岁,在澳洲我也生活了三十多年了,可能还要继续在生活下去,这一生总的来说,我在澳洲的生活可能还是比在中国的生活要好一点,也许在这里,我一直能生活到我生命的结束。刚来的时候,即便是我入籍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我是中国人,并没有觉得我是澳洲人。可能在这里住的时间越长感情越深吧。因为你走到哪里人家都说你是中国人。我也觉得我自己是中国人。另外中国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在那里有很多感情,还有很多老朋友和亲人,我的根在那里,我始终觉得我就是中国人。

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澳大利亚的运动员拿金牌了,我觉得我是澳洲人,我为澳洲运动员自豪的欢呼。当中国的运动员拿金牌时,我又是中国人,我又为中国欢呼。有时心情很复杂,你是让我砍我的左手还是砍我的右手?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过澳洲的国庆节的时候,我会想起中国的国庆节,就想回家看看。在放礼花之前唱澳大利亚国歌的那一瞬间,大家一起唱,说实话虽然到现在我唱不下来澳洲国歌,但我也觉得自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也是有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也会觉得挺自豪,也会有那一瞬间的认同感。虽然我们定居澳大利亚,现在回中国就是度假。觉得中国仍然还是我的家,我到澳大利亚来就像是来度假的。我妈妈去世以后,我好象觉得没有我的家了。可能这跟私人之间的感情有关,想必很多人也是一样。从那时候开始,慢慢想家的感觉就移到珀斯来了,回国就好像度假,没有回家的感觉了。

在这里跟主流社会沟通还是有隔阂的,你始终觉得进不到他们的生活里去。包括我爱人在大学教书,在高层次人群里也有同样的感觉,不被认同不能融入主流社会。我的感觉是,因为我是做中医的,现在接受中医的程度,已经比我来的时候好很多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没有进入他的主流文化。我的诊所有很多都是澳洲人,我的病人实际上一半以上是澳洲人,跟他们交流没问题,可是总是觉得不能融入的感觉。我们刚来的时候,开车在马路上,我碰到过几次,就有人会打开车窗,冲我喊,“滚回你老家去!”可以说最近这十年我在也没有听过和再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我相信很多外籍人都可能碰到类似的情况,但是自那以后我再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也许随着社会的改变,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包容,越来越多的澳洲人也能接受这些外来的移民和多种文化。包括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中医。可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当地人的文化里去。有很多人在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是两回事。特别是一些受过教育的澳洲人,他知道他不能说出来种族歧视的话,他嘴上不会说,但他具体做事情的时候,比如在做事情和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上会有倾斜,这个是我的感觉。通过平时跟朋友的交流,听到周围朋友们遇到的一些事情,我相信这种感觉很多人都有,就是说很难,即便是跟澳洲人交朋友,有些人你就是走不近他,也许是受生活方式和一些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个价值观会影响到你做事情的一些态度,或者是一些想法。虽然我的护照上我是澳洲人,感觉上自己还是中国人。从文化认同方面来看,下一代人更接近澳洲人。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的年轻人住在父母家,吃父母的、花父母的觉是应该的。我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了,她刚找到工作就从家里搬出去了,使我这个做母亲的人感到有些困惑与担忧。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孩子应该和我们一起生活,我们为她攒点钱以后好买房子和车,但她的确无论在价值观还是在生活方式上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具备澳大利亚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她从小就非常独立,觉得向父母要钱是个不光彩、不应该的事。我们其实从来没有这样教过她,因为我们就这一个女儿,除了我们两个吃穿用,剩下的所有东西都是她的。但她会觉得,那是我们的,她不会理所应当地觉我们的一切都是她的。她刚找到工作,马上就跟我说要搬出去生活。

中国有句老话:落叶归根。在中国的老朋友老同学经常会问我老了退休了会回国生活吗?我没打算回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要继续做我的中医,做到我生命的终止。好在做中医即使你老了,只要你身体健康仍可以给人看病,也能解决晚年精神的空虚,不会失去做人的价值。可能将来年纪大了,会减少工作天数,可能一星期做三天、做两天。但是我觉得我会一直做下去。做到不能做为止。到那时候可能不是为了钱而做,只要有一件事情做,是让人觉得你活着还有点用。我有丈夫,还有孩子。我要和我的孩子永远在一起,和她一起分享快乐与承担痛苦,因为是我把她带到这块土地上来的。

image_pdfimage_print
Bookmark and Share

Comments

Leave a Reply





What is 8 + 15 ?
Please leave these two fields as-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proceed, you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simple math (so we know that you are a human) :-)
  • About

    Rozenberg Quarterly aims to b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scientists, journalists, authors and artists, in order to offe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scholarly reflec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in a seemingly divided world. By offering this platform, the Quarterly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public debate because we bel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cceptance of diversity are vital conditions for universal progress. Read more...
  • Support

    Rozenberg Quarterly does not receive subsidies or grants of any kind, which is wh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in maintaining, expanding and keeping the site running is always welcome. You may donate any amount you wish and all donations go toward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this website.

    10 euro donation:

    20 euro donation:

    Or donate any amount you like:

    Or:
    ABN AMRO Bank
    Rozenberg Publishers
    IBAN NL65 ABNA 0566 4783 23
    BIC ABNANL2A
    reference: Rozenberg Quarterl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would like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About page or contact us: info@rozenbergquarterly.com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X & BlueSky

  •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