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 25. 一半来自澳洲,一半来自中国

No comments yet

Fla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既有东方的气质和教育,也有西方的教育和背景。这也是一种优势吧。”

我是2003年8月来的澳洲。

和很多80后出生的人一样,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出国留学。虽然我当时的高考分数也可以进入大学,但是一个二本的学校,恐怕毕业后在国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选择西澳作为留学地是我父母做的决定。我的父亲有个朋友在西澳工作,说是可以照顾我。直到现在,我都可以清楚地记得离开家的时候,我的情绪是多么低落。我是家里的独子,刚刚过完十七岁生日,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孤身一人去一个离家一万多公里的地方,让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举目无亲的滋味。虽说有父亲的朋友照顾,但是家的感觉却再也没有了。

我最初的学校远在Fremantle,而我的住所却在珀斯最北边,每天都要换两趟公车、两趟火车再走路去上学。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每天过得都非常辛苦,但我却因此收获了很多好朋友。有在火车上结识的,也有在学校认识的。感觉在这里交朋友还是很简单的。所以我总认为和中国那些读2+2课程的同龄人相比,我最大的优势就是一年的读书时光让我对这边人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了不少了解,可以比他们多认识些好朋友,而且不仅仅是同中国人和亚洲人交朋友,我已经可以完全融入澳洲的圈子,他们成了我一起学习和生活的好伙伴,等真正上大学的时候更加不会感觉到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初来乍到时的那种“人生地不熟”之感终于消失了。

一年之后,我正式进入大学。不过没想到的是,生活刚刚开始适应,其他问题又来了——大学的电脑科技专业,已枯燥到让我实在无力再继续。和父母交流之后,我在大二时改读了商科、会计和金融,这让我如释重负,空余的时间也渐渐多了起来。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我开始出去打工。我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这期间,我做过服务生,洗过碗,后来也给人修过电脑,做过税务会计,送过报纸,做过问卷调查,卖过东西,再到后来给人做帐,现在在做财务会计。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打工一是会给你一份收入,让你在收入方面会独立些,会懂得珍惜,起码不会浪费你的金钱。二是在这个社会上人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价值,这也是融入社会的一种方式。工作的时候,大概几个星期之后,就可以和一起工作的同事成为朋友,工作时一起认真工作,休息时作一些交流,一起出去玩,还是蛮喜欢的。唯一感觉挺委屈的一件事是有一年我生日,生日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工作完已经十一点半了,当时坐公车回家,公车上只有一个人。就是我自己,然后给我妈打电话,说“妈”,电话那边说“哎,儿子生日快乐”,问我干嘛呢,是不是出去跟同学一起庆祝呢,我说没有,今天星期六,我刚做完工作正一个人坐公车在回家的路上呢。现在想想确实是很辛苦,但是当时既然被安排了工作,就应该去担当,就应该去努力工作,并且这边的人也对守时、负责任非常看重。在此过程中我也学到许多东西。

几年的读书、打工生活,让我经历了很多,当我开始在珀斯一所大学的财务部工作的时候,我更是经历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我遇到了我的未婚妻。

她第一次见我的时候觉得我很奇怪,看上去是中国人,名字也是中国人的名字,却从来不说中文,所以留给她的印象一直不太好。一开始我们不在一个部门,我那时已经是财务部门的一个小小经理。后来我的部门刚好有个职位空缺出来,她就来申请这份工作。一起共事之后,我们之间的了解渐渐增多,常常一起吃饭。她说她觉得我是个非常成熟的人,总是西装革履,办事情雷厉风行。我团队里的成员,其实每一个人的年龄都比我大十岁、二十岁以上,工作资历都比我老,但是我处理事情的方式非常成熟,团队里的人都很听我的话,都非常钦佩我。直到后来因为办公室恋情,我不得不辞职,团队里的人还跟她提起,说我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小经理,非常负责任。

我也从她那里了解了她来澳洲的经历。同我一样,她也是80后,比我小两岁。她来这里之前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参加了2+2出国留学项目。初来之时,也和我一样遇到了各种困难。最直接的困难是她当时的雅思分数虽然足够读正式课程,但是上了第一节课后就因为根本听不懂老师的话,语言交流障碍而大哭。课后,她去找她的任课老师,问道:“老师我听不懂怎么办啊?”她的老师是一个澳洲本地老师,五十多岁的教授,看着一个女孩儿在那儿哭,尴尬得不得了,说话都有点磕巴了,说:“那你怎么办啊,你是想接着读啊,还是不想读了想换课什么的?”她说:“我想接着读,但是我就是听不懂,老师你帮帮我!”老师非常帮忙,安慰道:“你要冷静,不要担心不要紧张,你刚来,这种问题是很常见的!”然后就推荐她去见一个辅导老师,那个老师一方面辅导英语,一方面对像我们这样的国际学生,起到一个心理疏导的作用。然后她就跟那位老师聊,聊的时候也是一边儿哭一边儿聊,那个老师对她说:“你看你一边哭一边说,英语说得挺好的啊,你不要担心,你平常交流没问题的,可能上课的时候一些专业术语你不太懂,即使母语是英语的学生,刚接触一个新的学科的时候,肯定也会听不懂,这些都是正常的。”老师的鼓励,给了她很多信心,让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她来面试工作的时候非常紧张。当时有两个人面试,一个是ECU 财务部经理,还有一个是商务经理。两个都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说话很快,还有澳洲口音。她当时非常紧张,紧张得听不懂,于是就微笑着问他们能不能说慢点,他们也非常理解,就说慢了些。每次她不知道应该怎么说的时候就保持微笑。没想到就这样通过了面试。之后她问过那个经理,那么多人应聘,肯定有很多优秀的人,为什么会选她。经理说因为他们看到她一直都在微笑,听不懂的时候还会请他们说慢一点,所以觉得她非常认真、非常自信。

我觉得,也许也是上天注定我会和她相遇吧。我和女友交往了一个月,就因为办公室恋情辞职了。辞职后没打算找工作,也是家里的影响吧,既然已经出来读书了,读了这么多年了,再辛苦几年,把所有读书的事情都做个了断,所以打算读博士。我的女友没有继续读书。她从实习开始,就开了一个小饰品店,她本科在天津学的是国际贸易,再加上大学教过关于商业的一些课程,就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实践一下,她利用假期回国的时间去了一趟义乌,进了大批的货。她的父母非常支持,虽然知道她的生意可能不会成功,却还是在资金方面支持她的实践。但是,她还要自己去申请摊位。我女友从小就一直生活在爸妈的保护之下,什么都不会,这些对她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锻炼。这开店期间最大的波折因为做这个生意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没有做功课,以为只要进点货,捣腾好了一卖,又不需要什么技术。结果进的货被海关给扣了,原因是货品上没有产品的来源,需要有一个标签,贴在每一个产品上,如果是从中国进的,必须要贴Made in China,我女友当时就傻了,进了几万个单品,于是赶紧给海关打电话。海关说给她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所有物品上都贴上Made in China。我女友租的房子里,整整大半个车库顿时都堆满了箱子,然后她赶紧召集了中国同学,让他们一有时间就帮着贴Made in China,贴到胳膊发酸,两眼发昏。总算在一个星期内贴完了。

我和女友来澳洲之后都各自经历了不少事,在面对是否要留在澳洲这个问题上都考虑过很久,下了一番大决心。毕竟独生子女,家人还是喜欢自己的孩子在自己身边,而且留在家里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比在这里要从零开始简单很多。所以当时我的父母是希望我毕业之后,在这儿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回去。但是等做决定的时候我又对这边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很深的眷恋,考虑很久,决定留在这里,在这里生活。

在澳洲无论做什么,只要实用就好。例如国内总觉得读书读得越多越好,读到博士,其实在国内读完博士出来以后除了教书,其他方面可能对工作也没有太大帮助。

澳洲社会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社会,但是它的社会主流还是白种人,可能有一些白种人会对亚裔或者说对非白种人有一定程度上的不认可,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还好,没有过被本地人欺负或者歧视的情况。在我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有一个对新的文化的接触,好多事情都会从与原来不同的角度去看,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文化认同这东西跟你在哪个公司做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公司本来就是一个很多元化多民族化的,人也都是来自于各式各样的地方的话,它自然就对亚洲也好,中国的背景的人也好,都不会排斥。如果说工作的地方,或者你选择的职业本来就是很单一民族的职业,当一个新面孔,一种新文化搀和进去了,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所有的团队也好,组织也好,都是求同存异的,如果说它整个团队的文化或者背景都跟你现在的背景不太一样的话,自然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文化上的冲突,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很多澳洲人或者说西方人,都愿意跟中国人交流。他们觉得中国的文化越来越厉害,不仅仅是中国文字,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武术、书法,这些他们都是很愿意去接触的。在这方面,我有很多西方的朋友非常羡慕我可以说两种语言,他们甚至希望今后他们有了孩子要找我学中文,我觉得这是我非常乐意看到的一个情况,这说明我们的祖国日益发达,我们的文化被整个西方所认同。在中国方面,我的优势是我有过西方的教育,我有语言上的优势。我说我有优势,但同时我也有弱势,就是虽然我有西方的文化,我的英语跟人正常交流非常流利,但要说到非常专业的术语,可能本专业的没问题,会计金融没问题,但是如果聊到医学、法律,甚至包括体育方面,我就觉得可能我个人交流起来不是说很吃力,但是是有障碍的。

在澳洲呆那么长时间,我觉得我和我女友现在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我们在西方人面前有东方的那一面,还保留着东方的价值观或者一些习惯,而在中国人面前,我们又有一些西方人的思想,刚好就在中间。还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就是,我们很多西方的朋友会问我们俩在家的时候是说中文还是说英文,我就会说那看情况吧,如果我们俩是聊生活方面或者情感方面,就说中文,如果牵扯到工作、学习上,或者跟澳洲社会上有关的一些东西,我们就会说英文。我们俩并不是说故意非得要说英文,真的是因为一些东西我们不知道用中文怎么说。因为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事物的时候是在澳洲,像我们学会计学金融都是在澳洲学的,你真要问我这个英文这个东西在中国是什么,我还真不知道。如果我们将来回中国,那这就是我们的一些弱势。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试图在西方文化,或者说在英语环境和中文环境间找一个平衡,因为平时沟通也好,工作也好,用英语的环境,都是讲究如何表达得更精确,如何让对方更直白地理解自己,这时候就把文化的韵味过滤掉了,有时候想起中文来,想起一句诗,一句词,想起来之前背的课文,当时背的时候很烦恼为什么要背这东西,但是现在想起来里面有很多用直白的话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这也是这边的人学中文的一个困难的地方,就是说他们看到那些东西,觉得每个词我都理解,但是放在一起他们很难理解里面的韵味,这要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欣赏到的一些东西。

可能回国的时候,朋友或者家人会开玩笑说,外国人回来了,但是在澳洲,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中国人,你也不用装你是外国人。自己也不会给自己一个定义说我是中国人还是我是澳洲人,我就是自己,我就是这样。因为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包括为人处事,都是中国人的观点,但是生活环境是在澳洲,好多事情都是既有中国人的想法,又有这边人(澳洲人)的想法,你要问我是中国人还是澳洲人的话,这个要看什么定义吧。如果要是按在哪里居住,在哪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可能是澳洲,但是心底里你的文化在哪里,你希望别人怎么看你,那肯定是中国人。

关于出身来源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问别人。比如说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长着亚洲人的面孔,可能是新加坡人或者是马来西亚人,或者是越南的,我会问他“Where are you from?”,他会说 “I am from Perth.”,我就会问他 “Where are you originally from?”,因为我觉得你长亚洲人的模样,你说你 from Australia,那我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我其实是想知道他的祖籍是哪儿,他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但如果他说 from Australia,不能满足我对他的好奇心,我是想知道你 originally from where。还有些人可能会说在这儿生长的,但是他的父母是来自其他的地方,更有人可能就非常不喜欢你问这种问题,会说 “From Perth,I was born here,so what is your problem?”

不过总的来说,我的感觉还算是挺融洽的,在我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我接受的有西方的有东方的文化,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就会自动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两种文化交融起来体现在我和我女友两个人身上,使我们既有东方的气质和教育,也有西方的教育和背景。这也是一种优势吧。

image_pdfimage_print
Bookmark and Share

Comments

Leave a Reply





What is 4 + 5 ?
Please leave these two fields as-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proceed, you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simple math (so we know that you are a human) :-)
  • About

    Rozenberg Quarterly aims to b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s, scientists, journalists, authors and artists, in order to offe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scholarly reflec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in a seemingly divided world. By offering this platform, the Quarterly wants to be part of the public debate because we bel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cceptance of diversity are vital conditions for universal progress. Read more...
  • Support

    Rozenberg Quarterly does not receive subsidies or grants of any kind, which is wh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in maintaining, expanding and keeping the site running is always welcome. You may donate any amount you wish and all donations go toward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this website.

    10 euro donation:

    20 euro donation:

    Or donate any amount you like:

    Or:
    ABN AMRO Bank
    Rozenberg Publishers
    IBAN NL65 ABNA 0566 4783 23
    BIC ABNANL2A
    reference: Rozenberg Quarterl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would like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our About page or contact us: info@rozenbergquarterly.com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X & BlueSky

  • Archives